仪器信息网、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中国电镜网联合报导:201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10月1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开幕。15日上午,大会特别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贾春林教授、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陈福荣教授、浙江大学余倩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马秀良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等为与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会议由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张泽院士主持。
张泽院士主持会议
据张泽院士介绍,贾春林教授在德国工作二十几年,这期间他回国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他仍有部分工作在德国。贾春林回国的时候,国内只有朱静院士的研究组有一台球差电镜,后来贾春林购买了国内第二、第三台球差电镜,并且在球差校正方面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同时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多篇文章。本次会议上贾春林主要介绍了基于负球差成像技术的定量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对铁电氧化物薄膜中的界面、缺陷及其对纳米及亚纳米区域铁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原子尺度地研究分析;同时贾春林教授还介绍了利用该技术在原子尺度获取了高质量和高衬度的氧化镁薄晶体的结构高分辨像,并通过特定的数值模拟对比方法将该原子像中的像点位置和绝对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和最优拟合,从而重构出氧化镁薄晶体的三维表面原子构型。
西安交通大学贾春林教授
作为台湾电子显微镜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竹清华大学陈福荣教授是突破现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原子结构二维投影图像解析技术的限制,获得石墨烯三维(3D)原子结构图的世界第一人。除了学术研究,陈福荣教授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他开展了电子光学系统仪器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并已成功开发了台式电子显微镜和球差电镜。陈福荣介绍说对于材料科学家来说,挑战和兴趣主要来自得到材料的功能和性质,报告中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电子出射波而不是图像信息来获得石墨烯原子尺度的三维结构信息,并研究其在外界刺激下的动态反应,从而获取石墨烯的动态四维信息。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陈福荣教授
金属学称得上是非常古老的学科,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在金属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但也还有许多我们并不了解的。在先进的技术带动下,金属学这样古老的课题依然可以做出全新的工作。来自浙江大学年轻的美女教授余倩,现在研究的方向就是传统的金属学,她本科期间就在Nature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在报告中,余倩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原位多尺度电镜观察到的两个新奇的现象:一个是Ti中氧的蝴蝶效应,即极少量的氧含量变化会引起极大的力学性能的变化;另一个是高熵合金的原子结构,这两个现象共同说明了异质元素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浙江大学余倩教授
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马秀良研究员,曾师从郭可信院士。据了解,马秀良的团队曾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硫化锰夹杂中弥散分布着具有八面体结构的氧化物(MnCr2O4)纳米颗粒。这一发现为揭示不锈钢点蚀初期MnS溶解的起始位置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使人们对不锈钢点蚀机理的认识从先前的微米尺度提升至原子尺度。本次报告中,马秀良重点介绍了其利用具有原子尺度分辨能力的像差校正电子显微术,在铁电材料中发现通量全闭合畴结构以及由顺时针和逆时针闭合结构交替排列所构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阵列。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马秀良研究员
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提到,目前在生物成像方面存在两个新的领域,一个是以冷冻电镜技术为依托的结构生物学,代表人物有隋森芳院士及施一公院士;另一个是以北京大学谢晓亮教授为代表的单分子检测技术。林金星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单分子检测技术,以及该技术中涉及的标记技术和成像技术,并介绍了相应的应用实例。最后林金星总结说,单分子检测技术作为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能够拓展细胞学的研究空间,克服过去研究中以“集群”分析的平均结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教授
另外,还有日本电子应用工程师韩广达,泰思肯冯骏,徕卡产品经理童艳丽及其应用经理吴立君在15日上午的会议中为大家带来了精彩报告。
日本电子韩广达:日本电子ACCEL ARM200F透射电镜性能介绍
泰思肯冯骏:TESCAN-欧洲电镜之星
徕卡童艳丽:From Eye to Insight-徕卡电镜制样技术最新进展
徕卡吴立君:徕卡显微成像全套解决方案
众多精彩报告后,大会还举行了201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优秀Poster奖和优秀学生论文奖以及第六届中国电子显微摄影大赛奖颁奖仪式。颁奖仪式由马秀良研究员主持,张泽院士、俞大鹏教授和林金星教授分别给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
201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优秀Poster奖
201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年会优秀学生论文奖
第六届中国电子显微摄影大赛奖